液壓系統(tǒng)油箱的結構要點
2024/5/17 8:36:26 來源: 堅盛液壓
油箱的基本作用是儲存
液壓系統(tǒng)的工作液體、散熱、沉淀雜質、分離液體中的水和氣體。油箱有開式、閉式和充氣式三種。
1.油箱結構要點
(1)必須具有足夠的有效容積:油箱的有效容積,是指液面高度為油箱高度80%時的油箱容積。應使油箱有效容積能夠容納液壓系統(tǒng)停止工作時,返回的全部油液。應有沉淀雜質,分離水、氣的功能,還應有足夠的散熱效果。
對于固定設備的油箱,應具有大于3倍液壓泵流量的有效容積;對于行走裝置的油箱,應具有大于1~2倍液壓泵流量的有效容積;對于空間無限制的液壓系統(tǒng),其油箱容積可適當加大。而對于大、中功率液壓系統(tǒng),應對液壓系統(tǒng)進行熱平衡計算來確定油箱的有效容積,若油箱散熱面積無法達到熱平衡要求,就必須有強制散熱的措施,例如,采煤機、液壓絞車等就采用冷卻器對油液降溫。
(2)在油箱上,應使液壓泵的吸液口和系統(tǒng)回液口的距離應盡可能遠些,且兩者之間應設隔板以利于沉淀雜質、分離水氣。隔板高度不得低于液面高度的3/4。
(3)液壓泵的吸液管口至箱底高度應大于2倍吸液管管徑,至箱壁距離應大于吸液管徑的3倍。吸液管口上通常都裝設網式過濾器,其通過能力應為泵流量的2倍以上。管口一般都切成30°左右的斜口,以盡可能減少吸液阻力。
(4)系統(tǒng)回液管應位于最低液面之下,以減少空氣的混入,同時不能距箱底太近。一般應大于其管徑的2倍。為提高散熱效果,最好將管端切成45°斜口,并使此斜口面向箱壁或專設的隔板。
(5)注油口都應設置濾網;在箱內最好裝置永久磁鐵,以吸附鐵質雜屑。
(6)為防止系統(tǒng)工作時,因油箱內液面波動造成的壓力變化,油箱應設置通氣孔和空氣濾清器。
(7)為便于觀察工作液體的數(shù)量和溫度,油箱上還應裝置液位指示器和溫度計等。
(8)油箱結構應當便于清洗,其底部最好有適當?shù)男倍�,并在最低處開設放油孔;箱蓋上應開設適當?shù)氖挚谆蛉肟�。同樣要考慮油箱的吊、搬運輸結構措施,例如吊耳、滑撬等。